那么,运动员经常运动,大脑岂不是更健康?
确实,随着人年龄的增长,“白质”会逐渐退化,即大脑不同区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。而参考消息2021年编译的一篇《运动员的大脑异于常人的6个方面》的文章就介绍,曾保持着30多项世界纪录的已故加拿大田径运动员奥尔加·科泰乌科,有学者研究了她的大脑发现, 当时90多岁的她白质相当完好,与比她年轻30多岁的不太运动的女性相当。
百度百科截图
当然,不能从一位运动员身上得出一般性结论。但也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运动对大脑健康的重要性。
经常运动和不运动的人,
大脑用起来差别就是这么大!
大脑不同,更直接地体现在平时用脑时候。美国纽约大学神经科学教授Wendy A. Suzuki(温蒂·铃木)在TED演讲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, 坚持运动后专注力、注意力、记忆力都比以前好了。
TED演讲截图
经过一系列的研究,最终她得出了结论——运动能改变大脑。她也在TED演讲中介绍了三个方面:
(1)运动对大脑有立即的效应。做的每一次运动,都会立即增加神经递质的量,如多巴胺、血清素、正肾上腺素。这会在你运动之后马上提升你的心情。我的实验室显示,单一次运动就能改善你转移和聚焦的能力,而那专注的改善会持续至少两个小时。
(2)运动还会有长期的效应。长期运动有助改善注意力功能,而这功能取决于前额叶皮质。不但能有更加的专注和注意力,海马体的容量也会增加。最后运动获得的好心情 还会有长期的效应。
(3)运动能带来最大的转变,就是对大脑产生保护效应。可以把大脑想成是肌肉,运动得越多,海马体和前额叶皮质就会更大、更强壮。这两个区域最容易因神经退化性疾病和老化而使得正常认知退化。
到底什么运动对大脑好呢?
01 球类运动
羽毛球、乒乓球等挥拍运动项目均是奥运体育竞技项目,除了身体竞技之外,还需要大脑思考如何运用战术去战胜对手,所以对脑部也是一种锻炼。脑部常锻炼可以保持思维的敏捷性,提高反应能力和记忆力,对老年人还能够预防老年痴呆症。
1、羽毛球
羽毛球能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
有专家发现一周只要参加羽毛球运动3到5次,每次30到45分钟,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记忆、注意力和教室行为的正向效果。这是因为我们打羽毛球时会产生多巴胺、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,多巴胺使人快乐,血清素使人记忆力变好,正肾上腺素能提高专注力。
想想咱之前上学的时候,到学校后效率最高的都是早操后的前两节课,后面的课注意力就没那么集中了,就是这个道理。所以,从这个意义上讲,羽毛球不但不会耽误学习,反而会提升学习效率。
2、乒乓球
在所有球类运动项目中,乒乓球的速度是比较快的。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调动视觉、听觉等感觉器官,对变化着的来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。
保护视力
打乒乓球时,要求“ 手急” ,更要求“ 眼快” ,球的来往速度飞快,为了作出准确的判断,多通过眼睛获得球的信息,眼球始终处在高速的运动中,并与大脑进行快速反馈联系,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睛睫状肌的功能,对保护视力、预防近视有积极作用。
提高脑力
打乒乓球比赛时,双方运用的战术更是多种多样,而乒乓球区别于其他球类的特点之一是个人独立作战,这就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思想、作风、意志、毅力和聪明智慧。
强身健脑,防老年痴呆症
乒乓球由于球体小而轻,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,对变化着的来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,迅速移动脚步,或搓或削,或打或拉,挥拍将球打过去。
这种讲技术、讲战术、动脑筋的特点能很好地锻炼老年人的反应能力,锻炼人脑对周围事物的灵敏性。
所以打乒乓球可以预防老年人脑痴呆,延缓老年人脑动脉硬化,保持良好的思维记忆力。
02 棋类运动
健脑益智,乐在“棋”中!
1、中国象棋
象棋是我国传统棋种,历史悠久,棋制多有变迁,近代象棋定型于北宋末南宋初。象棋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棋手们的体力、智力、心理等方面的潜力,非常锻炼人头脑的灵活性,是一种益智娱乐方式。在我国所有棋类游戏中,象棋的受众可以说是最多的。
提高专注力
下棋是一个脑力运动,棋手在下象棋时,需要全身心投入,在下棋博弈的过程中,可以锻炼大脑的灵活性,提高专注力。
锻炼左右脑
在一项德国研究中,专家们对象棋大师和初学者对简单几何形状、棋子位置及其判断和反应能力进行测试。他们发现象棋大师不仅左脑活动更加积极,右脑同时工作的也很好,象棋大师是左右大脑并用对于棋子位置变化做出反应的。
提高创造力
由于人的右脑主管创造,毫无疑问,多用右脑有助开发创造能力。一项对7到9年级学生为期4年的研究表明,让学生们一周一次使用电脑或从事其他活动,经过32周以后,看一看哪一种活动更有助发展创造性思维。结果,象棋组学生在所有创造性指标上均取得最高分,独特性方面更是卓越绝伦。
增加记忆力
一个好棋手记得对手过去下过什么棋,尤其是对输在什么地方、赢棋是靠什么更是记得一清二楚。1985 年完成的一项为期2年研究表明,教师注意到经常下象棋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,记忆较好、计划组织能力较强。从未下过象棋的孩子,在下棋后明显地促进了他们的记忆和语言技巧。
2、中国围棋
围棋起源于中国,流行于东亚各国。围棋最早的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《左传》。
围棋是绝好的健脑体操
围棋是围而相杀的游戏,每下一子就等于出动一兵向对方进攻,迫使对方设法应对,对方下子也是在向你进攻,要求你设法打退他。这种不断进攻与防守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。在博弈过程中,大脑得到不间断地锻炼,变得日益灵活、聪明。
03 空竹
空竹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,亦称“鸣声陀螺”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一项集娱乐性、健身性、技巧性、灵活性、表演性、观赏性于一体的全身运动,适合各个年龄层次。
强身健脑,增强体质
抖空竹可以健脑。人们在抖空竹的过程中,通过观察和分析别的空竹朋友的动作,激活脑细胞,调动大脑思维,可以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,还可以防止老年人小脑萎缩。
提高视力
抖空竹时,精神要高度集中,做各种花样时,眼睛始终都要注视着空竹在空间旋转位置的变化,随时给大脑做出正确的判断,从而准确无误地完成花样动作。所以双眼和脑神经在抖空竹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锻炼。
促进血液循环
抖空竹时的花样技巧、动作要舒展到位,人体各部位的骨骼、肌肉的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可以促进静脉的血液循环,肌肉的动作保证了静脉的血液回流,促进了大脑的供血情况,达到强身健脑的效果。
来源:四川社体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